唐宋诗词选讲

 

课程名称:HUM419唐宋诗词选讲Lectures on Tang and song dynasty poetry

课程性质:全校选修。

学分课时:2学分,32课时

主讲教师杨立群教授

所属院:中文学院通识课教研室

电话:64493801,E-mail:ylq6391@126.com

教学对象全校学生

考核方式:平时测验(或作业成绩),2次,上交要求的课程论文。

期末考试,开卷考试,笔试。

其中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试占60%

学术诚信:本课程对于学生的学术诚信的要求遵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生违纪处分条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生学习违纪处分实施细则》、《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考场纪律》的规定。

学术诚信:本课程对于学生的学术诚信的要求遵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生违纪处分条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生学习违纪处分实施细则》、《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考场纪律》的规定。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占比80%,讨论占比20%。教学中要求理论联系实际,采用导入式教学、讨论教学法。教师将会使用电脑放映教学PPT。

出勤要求:遵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本科生课堂学习规范》,要求学生关闭一切电子设备;不能无故缺席上课;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课后认真复习课堂上讲授内容,独立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并预习新课。学生缺勤不得多于总课时的四分之一。教师可以根据考勤情况决定学生是否可以参加考试、是否扣分。

 

一、 课程简介

唐宋诗词选讲,是为全校学生开设的一门人文选修课,涉及中国文学史上的两大高峰唐诗宋词中最为绚丽的名篇佳作。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从纷繁多样的题材入手选取最具口碑而又影响最为广泛的代表性作品把同一主题的优秀作品进行对读赏析,使学生不仅了解同一主题的不同表现方式,而且通过作品知人论世,对作家和时代有更深入全面的理解。通过文学赏析,提高学生对美的感悟能力,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二、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定位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文学和传统文化的兴趣,掌握分析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和能力,为进一步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对唐宋诗词的发展有系统的了解,对唐宋诗词的名篇佳作进行品读,初步培养学生对美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美学素养,为进一步掌握中国传统文化和深入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课程学习资料

1.教材

  指定教材:杨立群编著,《唐宋诗词选讲》,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1年10月

2.参考资料

阅读书目:《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

          《唐宋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4月

          《唐代文学史》聂石樵 中华书局2007年12月

          《宋代文学史》孙望、常国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9月

杂志:《古典文学知识》、《文史知识》

四、学习效果及达成途径

1.学习效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希望达成的学习效果如下:

(1)掌握唐诗宋词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熟悉唐诗宋词各类主题的代表作。

(2)通过对同一主题的优秀作品进行对读赏析,使学生不仅了解同一主题的不同表现方式,而且通过作品知人论世,对作家和时代有更深入全面的理解。通过文学赏析,提高学生对美的感悟能力,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2.达成学习效果的途径

上课跟着老师思路走,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课后阅读教师指定资料;按时完成平时作业;认真准备期末考试。

  1. 教学进度计划表

 

      


第一讲 赠别思归

 

【教学目的和要求】

相聚和离别是人生常态,在古代交通和通讯极其原始的条件下更是人生的大事。通过本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思亲、思乡是文学的永恒主题之一学习古人如何表达友情、乡情、亲情通过阅读作品感悟古人的情怀和这种离我们渐行渐远的感伤的美丽。

主要内容

  1. 王维《送沈子福归江东》——友情

   诗人王维

   名句赏析“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1. 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亲情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柳永《八声甘州》

  1. 刘皂《旅次朔方》——乡情

    蒋捷《一剪梅》

教学总时数 4

参考资料:教材《唐宋诗词选讲》《唐诗鉴赏辞典》《宋词奖赏辞典》
作业与练习:

  1. 阅读《唐宋诗词选讲》p1-58页
  2. 思考题:

背诵所讲诗词。

写出你最喜欢的赠别思归的诗词,为什么?

          (3)分析王维这首诗的意境。

          (4) 对读李益、司空曙诗,进行分析。

      (5)对读柳永《八声甘州》苏轼《水调歌头》,进行分析。

           

第二讲 爱情相思

 

【教学目的和要求】

  爱情婚姻是人生大事,也是文学的永恒主题之一,唐诗宋词留下了许多言情佳作。通过本的教学,学习古人如何表达爱情相思通过阅读作品了解古人丰富细腻的感情世界,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

主要内容

1.张九龄《望月怀远》

    名句赏析“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2.李白《长干行》

3.元稹《行宫》

4.李商隐《无题》

5.牛希济《生查子》

6.李煜《菩萨蛮》

7.欧阳修《蝶恋花》

8.柳永《蝶恋花》

9.元稹《离思》

10.贺铸《鹧鸪天》

教学总时数 6

参考资料:教材《唐宋诗词选讲》《唐诗鉴赏辞典》《宋词奖赏辞典》
作业与练习:

  1. 阅读《唐宋诗词选讲》p63—148页
  2. 思考题:

背诵所讲诗词

写出你所知道的以月为主要意象表达相思之情的诗词。

          (3)李白《长干行》在诗歌史上有何新意?

      (4)对读元稹《行宫》白居易《长恨歌》,进行分析。

      (5)你最喜欢李商隐哪首《无题》,为什么?

      (6)“记得绿萝裙,处处怜芳草”妙在哪里?

          (7)李煜《菩萨蛮》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8)你怎样理解“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9)“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为何成为千古名句?

          (10)对读贺铸《鹧鸪天》苏轼《江城子》。

 

第三讲 咏物写意

 

【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草一木总关情”咏物写意不仅是诗歌的题材类别,而且也是诗歌的表现手法。唐宋咏物言志诗词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诗人借咏物所表达的情感和志趣几乎包含了中国传统诗歌所能涉及的主题。通过本的教学,了解多情的唐宋文人如何借咏物为我们创造的一个个物我相融、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

主要内容

1.骆宾王《在狱咏蝉》

2.陈子昂《感遇》(其二)

3.李贺《马诗》(其四)

4.苏轼《水龙吟》

5.陆游《卜算子》

6.史达祖《双双燕》

教学总时数 4

参考资料:教材《唐宋诗词选讲》《唐诗鉴赏辞典》《宋词奖赏辞典》
作业与练习:

  1. 阅读《唐宋诗词选讲》p149—194页
  2. 思考题:

背诵所讲诗词

写出你所知道的以蝉为主要意象的诗词。

          (3)对读虞世南、李商隐的同题诗,进行分析。

      (4)对读张九龄的《感遇》王维的《辛夷坞》,进行分析。

      (5)对读李贺、杜甫的咏马诗,谈谈异同。

      (6)写出你最喜欢的一首咏物诗词,为什么?

          (7)对读苏轼、章质夫的咏絮词。

          (8)对读陆游、毛泽东《卜算子》,谈谈异同。

          

 

第四讲 边塞战争

【教学目的和要求】

  边塞诗词是自古以来文学史中的的题材类别,唐宋边塞诗词以独特的感情宣泄和风格意象,真实再现了唐宋时代广阔的社会生活内容和深邃的时代人文精神,展现了绚丽的世态风情画卷,取得了突出的成就。通过本教学,让学生了解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爱恨恩怨。

主要内容

1.高适《燕歌行》

2.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3.陈陶《陇西行》(其二)

4.范仲淹《渔家傲》

5.辛弃疾《鹧鸪天》

教学总时数 2

参考资料:教材《唐宋诗词选讲》《唐诗鉴赏辞典》《宋词奖赏辞典》
作业与练习:

  1. 阅读《唐宋诗词选讲》p195—238页
  2. 思考题:

背诵所讲诗词

写出你最喜欢的边塞诗词,为什么。

          (3)高适《燕歌行》为什么被誉为唐代边塞诗的压卷之作?

      (4)对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进行分析。

      (5)“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妙在哪里?

          (6)对读范仲淹《渔家傲》、王昌龄《从军行》(其二),谈谈异同。

          (7)分析辛弃疾《鹧鸪天》抒情主人公形象。

         

 

第五讲 咏史怀古

【教学目的和要求】

  咏史怀古是中国传统文学中一个很大的抒情主题,诗人或借古以喻今,或借古以讽今,借古人来抒发自己的情怀。通过历史来表达对现实的态度。通过本教学,帮助学生了解悠久的历史,感受唐宋诗人悠远的历史情怀。

主要内容

1.骆宾王《于易水送人一绝》

2.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3.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4.李商隐《马嵬二首》(其二)

5.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教学总时数 2

参考资料:教材《唐宋诗词选讲》《唐诗鉴赏辞典》《宋词奖赏辞典》
作业与练习:

  1. 阅读《唐宋诗词选讲》p239—284页
  2. 思考题:

背诵所讲诗词

写出你最喜欢的咏史怀古诗词,为什么。

          (3)分析《于易水送人一绝》的独到之处。

      (4)对读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崔颢《登黄鹤楼》,进行分析。

          (5)对读刘禹锡《西塞山怀古》《金陵怀古》、王昌龄谈谈异同。

          (6)谈谈你所知道的马嵬诗,谈谈李商隐《马嵬》诗的妙处。

          (7)为什么说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一扫五代旧习”?

         

第六讲 忧民伤乱

【教学目的和要求】

  忧民伤乱是文学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是唐诗宋词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代诗人以通俗形象的语言揭露阶级矛盾,反映民生疾苦,继承发展了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词为艳科”宋词中的忧时伤乱之作主要体现在边塞词中,尤其是南宋边塞词。通过本教学,引导学生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历史情怀。

主要内容

1.李白《古风五十九首》(其十九)

2.杜甫《羌村三首》(其一)

3.秦韬玉《贫女》

4.杜荀鹤《再经胡城县》

5.李煜《破阵子》

教学总时数 2

参考资料:教材《唐宋诗词选讲》《唐诗鉴赏辞典》《宋词奖赏辞典》
作业与练习:

  1. 阅读《唐宋诗词选讲》p285—310页
  2. 思考题:

背诵所讲诗词

写出你最喜欢的忧时伤乱诗词,为什么。

      (3)对读李白《古风》杜甫《悲陈陶》,进行比较。

      (4)“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为何能成为千古名句?

          (5)杜荀鹤《再经胡城县》怎样以小写大?

          (6)对读 李煜《破阵子》、《虞美人》,谈谈异同。

      

    第七讲 贬谪流放

【教学目的和要求】

  贬谪流放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道独特的文学景观,也是唐诗宋词的重要组成部分。唐宋文人遭受流贬者极多,他们置身逆境的创作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唐诗宋词的悲怨格调,增强了唐诗宋词的批判精神。通过本教学,引导学生了解历史的复杂社会的黑暗,感受诗人遭受流贬的悲愁怨愤,和身处逆境的淡定超然。

主要内容

1.宋之问《渡汉江》

2.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4.苏轼《定风波》

5.秦观《踏莎行》

6.辛弃疾《摸鱼儿》

教学总时数 2

参考资料:教材《唐宋诗词选讲》《唐诗鉴赏辞典》《宋词奖赏辞典》
作业与练习:

阅读《唐宋诗词选讲》p311—338页

思考题:

背诵所讲诗词

写出你最喜欢的贬谪流放诗词,为什么。

     (3)怎样理解“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4)对读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进行比较。

         (5)对读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白居易《舟中读元九诗》,谈谈你的感受。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为何能成为千古名句?

          (6) 怎样理解苏轼《定风波》中的风雨意象?

          (7)分析辛弃疾《摸鱼儿》的用典特色。

 

               第八讲 人生感怀

【教学目的和要求】

  诗词不仅能够表达各种情感,还可以以具体的审美意象把情感体验升华到哲理层面,穿越时空,给后人以人生的智慧和感悟。唐诗宋词创造了许多深邃隽永融人生哲理与生命体验为一的优美诗句,通过本教学,引导学生领略诗词美妙的意境,在享受审美的同时受到启迪和教益,在喧嚣的尘世,为心灵找到宁静的港湾。

主要内容

1.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2.白居易《花非花》

3.李煜《乌夜啼》

4.欧阳修《浪淘沙》

5.柳永《鹤冲天》

6.辛弃疾《丑奴儿》

7.蒋捷《虞美人》

教学总时数 4

参考资料:教材《唐宋诗词选讲》《唐诗鉴赏辞典》《宋词奖赏辞典》
作业与练习:

阅读《唐宋诗词选讲》p339—388页

思考题:

背诵所讲诗词

写出你最喜欢的人生感怀诗词,为什么。

     (3)“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为何成为千古名句?

         (4)怎样理解白居易《花非花》中的感伤?

     (5)以《乌夜啼》为例,谈谈李煜后期词极强的感染力。

          (6) 谈谈你对“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的理解。

          (7)你怎样评价柳永《鹤冲天》体现的人生观。

          (8)对读宋词其他写愁之作,谈谈辛弃疾《丑奴儿》的独特之处。

          (9)蒋捷《虞美人》为何能引起普遍的共鸣,谈谈你的感受。

 

 

 第九讲 山水田园

【教学目的和要求】

 山水和田园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古典诗歌非常重要的题材。诗人以自然山水或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在唐代山水田园诗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一大批优秀诗人创作了许多传世之作,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在文学史上都堪称空前。在都市娱乐文化的词中山水田园之作虽不能与诗抗衡,但也留下了不少杰作。通过本教学,引导学生跟随诗人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受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古老的田园风情。

主要内容

1.王维《汉江临泛》

2.李白《独坐敬亭山》

3.杜甫《江村》

4.韩愈《山石》

5.柳宗元《渔翁》

6.苏轼《水调歌头》

7.张孝祥《念奴娇》

8.姜夔《点绛唇》

教学总时数 4

参考资料:教材《唐宋诗词选讲》《唐诗鉴赏辞典》《宋词奖赏辞典》

阅读《唐宋诗词选讲》p389—436页

  1. 思考题:

背诵所讲诗词

写出你最喜欢的山水田园诗词,为什么。

     (3)以《汉江临泛》为例,谈谈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

         (4)《独坐敬亭山》与李白的其他山水诗相比,有何不同?

     (5)联系杜甫生平,谈谈你对《江村》的理解。

          (6)以《山石》为例,谈谈韩愈诗歌的特点。

          (7)对读柳宗元《渔翁》、《江雪》,分析渔翁形象。

          (8)刘熙载《艺概》中评价苏轼《水调歌头》“精微超旷”试析之。

          (9)张孝祥《念奴娇》表现了一种天人合一的宇宙精神,试做分析。

          (10)以《点绛唇》为例,分析姜夔词的“清空”特色。

 

 第十讲 都市风情

【教学目的和要求】

唐以前,文学作品中的都市风风情描写微乎其微,唐代开始,中国城市经济步入一个新时期,唐诗中对都市风情的描写日渐增多。词是都市繁荣的衍生物,都市风情必然成为词作情感抒发的生活背景。都市生活、市井风情在宋词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通过本教学,引导学生领略古老的城市风光,感受带有时代特色的市井风情。

主要内容

1.卢照邻《长安古意》

2.韩翃《寒食》

3.张祜《纵游淮南》

4.柳永《望海潮》

6.李清照《永遇乐》

7.辛弃疾《青玉案》

教学总时数 2

参考资料:教材《唐宋诗词选讲》《唐诗鉴赏辞典》《宋词奖赏辞典》

思考题:

背诵所讲诗词

写出你最喜欢的都市风情诗词,为什么。

     (3)对读卢照邻《长安古意》、骆宾王《帝京篇》,谈谈你对长安贵族生活的了解。

         (4)“春城无处不飞花”是千古妙句,妙在哪里?

         (5)分析柳永《望海潮》的艺术特色。

         (6)分析李清照《永遇乐》中的词人形象。

         (7)辛弃疾《青玉案》是怎样描写元宵节盛况的?